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论坛

运泰报10年

发布日期:2017-08-08
浏览次数:223

到这个月,运泰报编辑发行已整10年。
  说到运泰报,我是一个与其联系最紧密的人。已编成的130期我全部参与,独自完成编辑校勘的超过5成;每期文字量1.3万字,170万字我一字一句看过,有的不只一遍和两遍;每期我写的文字过千,130期下来近20万字,赶上一个大部头的分量;每月制版和取报,我在这熟悉的路上往返了520趟;1000份报纸近20公斤40市斤的重量,每次是我到芜湖报业集团印务中心二楼去取,再搬上公司的三楼,10年运了2.5吨的重量。看了以上的数字,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我的身体还可以。
  至于改稿的辛苦,我很少说过,因为身边少有人做此类事,说白了理解的人不多。两年前我在我们的报纸4版写了篇“编辑手记”,主要是想提醒下面的通讯员要仔细一些,如此会减轻我的工作量,算是照顾照顾我这个老同志。两年过去了,说心里话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我不举太多例子,就说上期,一单位与交警搞互动,却写上“为纪念建军90周年”,交警不是武警,跟建军有何相干?10年的改稿经历给我带来最大的伤害是眼睛坏了,10年前我两眼视力都超过1.5,是身上最好的器官,而如今老花严重,从6年前100度戴到150度,现在150度快不照了。
  一些对报纸的评价令我五味杂陈。来自上级的多是批评,鲜有对某期或某篇文章的肯定。但这10年编辑改稿我也结交了几个通讯员朋友,有时聚在一起,他们感谢我改稿的辛苦,说经我改过后文章有了神和采,这多少使得我欣慰。收获感动总是奢望,但也有过一次。那是7年前的大夏天,我们搞运泰报3周年座谈,有个先生发言时讲着讲着来了“官话”,“义正严词”要求减少错讹,坐在我身旁的马鞍山长运报杨先生再也按捺不住了,他立马高声叫道“无错不成书”。虽过去了7年,我仍对那个“丹青高手”杨先生有印象,个子不高,谢顶得厉害。尤其记得他急于为同行“辩诬”的神态,他快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10年,相对于宏观历史不过是瞬间,但对单个人来讲也是算长的,它是人职业时间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现在网上搜索发达,搜索“10年”,比较有文艺味道的有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可以看出1千多年前唐朝文化人风流潇洒;还有苏轼为妻子写的一首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为此泪千行;再有就是发明“推敲”的贾岛,他“十年磨一剑”,磨好后拿给人看,傻乎乎问“谁有不平事”?这也看出文人的痴呆,世界之大、之繁杂,他一把剑有屁用。
  运泰报经年不辍,伴随企业成长,走过第一个10年。它还会有下一个10年,下下个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概莫能外。把运泰报下一个10年的前半程做好是我的心愿,但我更大的心愿是有一个强健的后浪,把我拍在沙滩上。(栾杰写于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