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安徽运泰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78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一年亏损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艰难求生的客运站,会消失吗?
新闻作者:李砍柴  发布时间:2024-11-27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亏损上千万,做不下去了。”这是客运站真实的写照。
90年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长途汽车可是连接城乡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有时候甚至一票难求,客运中心更是车水马龙。可如今的客运汽车站门可罗雀,风光不再。
2012年,全国公路客运量达历史最高点,355.7亿人次。但自此后这一数字逐年递减,公路客流大幅下滑,收入骤降,多地客运站关停。据统计,全国2700多个二级以上客运站中,仅有两成尚无亏损,其它都处于惨淡经营。
客运站,真的要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了吗?

广东省已相继关闭了42个客运站,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有高达80%的客运站正面临关闭或处于即将关闭的状态。
建于2000年的广东省汽车客运总站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设计每日1800个班次,服务旅客3.5万人次,是连接粤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如今门庭冷落。门口的安保人员无不感慨:“昔日繁忙不再,如今每日发送的旅客数量都不足百人。”
广园客运站的主体建筑目前大部分被一家4S店承租,仅余小部分区域维持自身运营。站内的工作人员数量已缩减至仅30余人,客运站业务大幅萎缩。
截至2022年,全国营业性客车完成的公路客运量已缩减至35.46亿人次,与巅峰时期相比,减少了300多亿人次。
2023年国庆假期中,旅客人次达到了4.58亿的较高水平,但在这庞大的出行群体中,选择乘坐大巴车的人数尤为稀少。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私家车、网约车、高铁等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长途汽车作为传统交通方式之一,面临着被部分替代的趋势。
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私家车灵活性和便利性,满足了人们对于个性化、私密性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出行,长途汽车因此失去了部分客源。据统计,2023年中国的私家车平均4.5人中就有一辆,保有量达到了3.48亿辆。另一方面,高铁和网约车的快速发展,以其快速、安全、舒适的特点,成为长途出行的首选。铁路的营业里程从最初的9.8万公里扩展至如今的15.5万公里,吸引了大量原本选择长途汽车的旅客。自从2010年易用快车上线,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陆续进入市场。用户只需在手机平台上输入起点和终点,便能快速打到网约车。此外,网约车还能实现“门到门”的直达服务,省去了中转的麻烦,进一步提升了出行效率。

那么,客运中心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并非如此。
清远市粤运连山分公司黄副经理指出,当前跨县域出行中,网约车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的原因是门到门直达服务,省去了在客运站换乘的。但客运汽车也有自己的优势。对于那些高铁网络难以覆盖的偏远地区,大巴车更灵活。同时,与网约车相比,大巴车也经济实惠,对于那些时间充裕的顾客来说,大巴车的性价比更高。
清远市粤运连山分公司精心策划了在县城内的站点布局。站点设立在人流密集的公交车站周边,实现乘客能够轻松就近上车,无需长途跋涉至客运站,显著增强了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同时,为了更灵活地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减少等待时间,公司还引进了7座小巴替代部分中巴和大巴。降低运输成本,避免了因车辆空驶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还提升了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如今,许多客运站通过开通定制客运,与物流运输结合、开通旅游专线等方式,积极自救,转型升级。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却被淘汰了”,客运站不可挽回的没落,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如何既契合市场需求,又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是所有客运站面临的命题。
当下,在150公里的出行距离内,长途大巴仍占据着“黄金市场”地位。它填补了高铁覆盖不到的远距离与公交服务难以满足的近距离之间的空白。而农村客运“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也一直存在。这段“不近不远”的出行需求区间,或将成为客运站的核心竞争领域。
未来,客运站驶向何方,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里。(原创 李砍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4-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安徽运泰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芜湖市九华中路148号 电话(传真):0553-3860376 | 备案号:皖ICP备12015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