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城乡公交公司经理肖昕云: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是国家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部法律从公平竞争、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作为广德城乡公交公司的管理人员,我深刻感受到这部法律对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公交行业虽然属于公共服务领域,但也面临着市场化竞争压力。法律明确“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这为我们在公交线路招投标、车辆采购等方面营造了更加规范、公平的制度环境。我们将坚持公开透明、依法合规,把“公平竞争”原则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在智慧公交建设方面,法律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将利用政策红利,加快推进智能调度系统、移动支付平台等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乘客满意度。下一步,我们将把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优化内部管理,用法律的力量助力广德城乡公交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南陵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公司经理谢益旺: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保障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有效消除了市场准入、融资支持、公平竞争等方面的隐性壁垒。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民营企业“撑腰”,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该法强调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家从事驾培和机动车检测的公司,法律中关于“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条款,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以驾培行业为例,过去依赖人工教学已难以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模拟驾驶、AI智能培训等新技术正逐步普及,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培训质量。法律要求加强行业自律与信用体系建设,推动“黑名单”制度,这对检测机构数据造假,通过强化法律责任倒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诚信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今后我们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指导,坚守诚信底线、聚焦技术创新,在法治护航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芜湖新长城出租汽车公司经理张巧:学习民营经济促进法,深感这部法律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针”。结合出租车管理实践,我有三点深刻体会:
以公平竞争为准则,规范运营环境。法律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平等进入”,这对出租车行业尤为关键。我们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在车辆更新、服务规划等决策中,杜绝任何形式的隐性壁垒。在驾驶员招聘、承包方案制定上,营造“能者上岗、优者多得”的公平环境。
以服务保障为抓手,提升行业竞争力。法律强调“登记服务便捷高效”,启发我们优化内部管理。针对出租车驾驶员频繁涉及的车辆年检、换证等事务,公司将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中对接行政部门;同时落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要求,每月开展安全驾驶、服务规范培训,引入乘客评价反馈机制,以专业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权益保护为核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明确“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提醒我们强化企业责任。针对行业常见的劳动纠纷,我们将依法完善劳动合同,明确社保缴纳、工伤处理等细则,并建立驾驶员诉求响应通道,确保合理诉求及时解决。
江南长运繁昌客运分公司副经理刘铁牛:结合行业特点学习民营经济促进法,我有以下体会:
法治护航,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底气。法律明确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地位,提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行业隐性壁垒。法律强调“不得限制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为道路客运企业参与城乡公交一体化、定制客运等提供了法律依据。这要求我们争取公平竞争机会,将法律赋予的权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政策驱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当前,传统道路客运面临转型压力,法律中“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条款直击行业痛点。法律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与模式创新”,借此契机,启发我们探索“互联网+客运”融合模式,开发景区直通车、包车定制服务,推动数字化升级,运用动态调度系统提升车辆利用率等。
合规经营,构建可持续发展根基。在保障权利的同时,法律也强化了企业合规责任。道路客运事关公共安全,我们必须严格安全管理,完善车辆动态监控,建立服务质量投诉快速响应机制,以服务口碑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