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安徽运泰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63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开封市政府要求:公交补贴补偿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新闻作者: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3-08-28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5月,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汴政办[2023] 17号),现将主要任务内容摘录如下:
一、强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严格规划管理。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落实协调机制,分年度实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确保规划执行到位。加强对公共交通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管,不得随意修改或变更公共交通规划,禁止将规划确定的公共交通用地挪作他用,保证公交车进场率达到100%。
推动示范创建。巩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和国家绿色出行城市的创建成果,认真接受省级动态评估和运行监测,积极争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40%,万人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2标台以上。
二、加快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鼓励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利用。鼓励公交企业在保证运营和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手续后,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地上地下空间实施综合开发或进行集商业+交通的综合体开发,将场站综合开发收益统筹用于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补贴运营亏损。
改善公共交通站点运营环境。到2025年,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均达到100%;新建、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时按照“三有两无”(有雨棚、有座位、有站台、无障碍、无积水)标准同步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加大绿色公共交通推广应用。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达到100%,逐步发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优先布局和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充(换)电站、充电桩,逐步配套建设加氢站等设施;支持公交企业利用现有场地等资源加快推进充电及加氢站建设。
三、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优化公共交通组织模式。根据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动态优化公交线网,科学调整公交线路长度、走向、站点和班次,减少中转换乘时间。因地制宜发展社区公交、短线公交,构建微循环公交系统;积极发展定制公交、旅游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增强公交服务能力,乘客满意度不低于85%。
完善公共交通换乘衔接。在公路客运站、城市出入口、高铁站等建设完善的换乘设施;在运营时刻、组织调度等方面加强城市公交与外部交通的协同衔接,保障旅客便捷换乘。加强公共自行车(电动车)的车辆调度和停放管理,便利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
推进公共交通智能应用。深化“互联网+公交”建设,实现智能调度、客流分析、智能排班等,提高城市公交运营效能。普及电子站牌、手机APP、导航软件等,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和非现金支付比例,方便群众“一卡通乘”“一码通行”,非现金支付比例达到80%以上。
提升适老化的服务水平。到2025年,无障碍公交站台设置率达到30%,新增和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比率不低于30%。打造敬老爱老助老公交线路服务品牌,落实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优待政策,逐步取消老年卡年审,实现刷社会保障卡或凭身份证乘坐城市公共交通。
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强化职业道德,认真执行岗位服务规范,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努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职工技能和服务水平;广泛开展文明服务、行业劳模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文明素养和职业自豪感,树立良好的行业文明形象。
四、完善公共交通持续发展机制
完善财政扶持等相关机制。将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公交场站建设、车辆更新、充换电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提升和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公交成本费用年度审计与评价机制,科学划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合理界定公共财政补贴范围;制定低票价、减免票政策时,充分考虑本地财力情况,对企业因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等形成的政策性亏损,可结合实际给予补贴补偿。完善公交企业成本规制及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等相关规定,规范各项补贴,补贴资金足额列入年度本级财政预算,补贴补偿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全面落实公交企业依法享受的减征或免征有关税费政策。
建立票价评估和调整机制。建立公共交通票价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构建“政府可负担、企业可持续、百姓可承受”的公共交通票制票价体系。定期评估运营成本和票价水平,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和交通供求状况以及财政承担能力,根据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换乘方式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价格体系。建立票价与成本、补贴的联动机制,促进城市公共交通持续健康发展。鼓励实施换乘优惠,引导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支持公交企业的转型发展。深化公共交通企业改革,推进创新发展,构建“公益性+市场化”新型公交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鼓励公交企业加强银企合作,采用发行专项债等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资金不断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4-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安徽运泰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芜湖市九华中路148号 电话(传真):0553-3860376 | 备案号:皖ICP备12015034号